电源装置可以分为物理电源与化学电源两种。通常意义上的电池,主要指化学电源,即利用活性物质储存能量,再利用其化学反应释放出电能。根据化学电源储能活性物质性质和使用方法可将其分为:
①一次电池(原电池):活性物质仅能使用一次的电池。如锌锰电池、碱锰电池、银锌电池、锂锰电池等。
②二次电池(蓄电池):放电后经充电可继续循环使用的电池。如铅酸电池、镍镉电池、镍氢电池、锂离子电池等。
③燃料电池:活性物质由外部连续不断地供给电极的电池。
其中,二次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,具有电压平稳、安全可靠、价格低廉、适用范围广、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,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、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。二次电池种类众多、性能各异,按电极材料可分为铅酸蓄电池、镍镉蓄电池、镍氢蓄电池、锂离子蓄电池等。
一次电池:小型、便携式电器使用,如家用电器,相机等数码产品,一般容量在2Ah以下,使用方便,不需充电。电池只能使用一次,电量消耗完后废弃,使用成本相对高一些,废旧电池不能回收,对环境产生污染。
镍镉电池:可靠性高,循环寿命好,但成本较高,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等,由于镉金属剧毒,对环境、生产工人的身体产生严重危害,该系列电池已基本禁用。
镍氢电池:在镍镉电池基础上开发的环保绿色产品,基本特性同镉镍电池。应用于电动工具等,近年来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。缺点是成本高,低温性能差,如冬季在室外使用则容量大大降低,限制了应用范围。
普通锂离子电池:单体电压高,体积及重量比能量高,绿色环保,是二次电池中的高端产品。广泛使用于移动电话,数码产品,笔记本电脑,航模等。其缺点是安全性差、易着火易爆炸,只能生产小型电池,不能制作大容量电池,大容量电池容易起火、爆炸。
磷酸铁锂电池:在安全方面有显着改进的锂电池,可以生产大容量电池,用于汽车、储能等,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可以替代铅酸电池、镍氢电池,但成本比铅酸电池高很多,与镍氢电池相当,目前只在一些高端产品上使用,应用面窄。
燃料电池: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电池,正极为空气中的氧气,负极使用氢气或可以产生氢气的其它材料,运行中主要的产物是水,无污染,转换效率高;但该项技术尚不成熟,预计15年之内无法推广使用。另外,电池系统复杂,只能建成大型电站,无法小型化。
铅酸蓄电池:成本最低,适用温度范围广,可再充电使用,电压平台稳定,是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,如汽车等车辆启动,通讯、电力系统的备用电池,太阳能、风能储能电池,电动汽车电池。小型电池用于应急照明、野外系统。废旧电池可以回收利用,原材料可循环使用。废旧电池如妥善回收、处理,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。